时间:2022-10-12 20:25:26 | 浏览:290
新京报快讯(记者 沙雪良)宁波中院推出的“正向激励+信用修复”机制,曾被作为“强化善意执行、文明执行”的典型做法,写入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近日,这一做法在浙江全省推广。
本周末,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等单位主办的“司法裁判自动履行正向激励和信用修复机制理论研讨会”在宁波举行。
与会专家认为,这两项机制拓展了司法的功能,推动了信用领域的社会共治;执行中,应注意防止执行人员以“信用修复”“善意文明执行”为借口消极执行、拖延执行,建议最高人民法院考虑在各地创新的基础上建立全国统一的执行信用评级标准。
宁波“信用修复”做法获最高法认可
宁波镇海区的一家企业,三年来在法院作为被告的案件有8件,标的近9000万元,均在进入执行程序前自动履行完毕。根据宁波市镇海区人民法院在全国首创的自动履行正向激励机制,这家企业从镇海农商银行获得了2000万元的“诚信履行贷”授信。
这一正向激励机制,被最高人民法院写入2020年法院工作报告,作为2019年“巩固’基本解决执行难’成果,保持执行工作高水平运行”的典型做法。
最高法院工作报告提出,在“强化善意执行、文明执行”方面,法院系统转变执行工作理念,由过去的惩戒为主变为惩戒与激励并重,“浙江宁波、福建宁德等法院推行自动履行正向激励机制,促进自动履行率大幅提升,营造了褒扬守信的社会氛围”。
记者从宁波中院了解到,2019年9月,宁波中院在全市法院推广自动履行正向激励和信用修复机制;同年底,宁波市委深改办将两项机制纳入市级重点改革项目;今年3月,宁波中院与市信用办共同建立两项机制联席会议制度。
宁波一家大型艺术类教育培训机构的门店因新冠疫情在1月份暂停经营。3月初,投资人将培训机构起诉到江北法院,要求返还投资款。案件进入强制执行程序后,培训机构及负责人李某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在执行过程中,李某提出要分期履行,但“失信被执行人”的标签严重影响了企业融资和回复经营。
在执行法官的建议下,李某和培训机构向江北法院申请信用修复。法院综合考虑其履行能力和配合执行情况后,依照相关规定,将其从失信名单中屏蔽。之后,培训机构申请到银行贷款,妥善解决了与投资人的纠纷,逐渐恢复正常经营。
今年以来,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纲要(2019—2023)》《关于依法妥善办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执行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均将两项机制纳入其中。2020年7月,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决定全面推广宁波自动履行正向激励做法。
7个月信用修复666件,履行标的额近3亿元
为什么要推出信用修复机制?
“探索信用修复机制的初衷,就是为了解决执行中遇到的现实困境。”宁波中院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近年来,法院诉讼案件量居高不下,执行案件量占比近四成。执行中发现,一部分被执行人很努力地想履行义务,但执行阶段的信用惩戒措施使他们在社会活动中主体资格受限、义务加重,导致难以履行。在继续加强信用惩戒机制建设的同时,信用修复的“容缺性”,可以有效弥补信用惩戒“重进轻退”之缺陷,通过“放水养鱼”解决失信者“欲而不能”的困境,避免惩戒陷入“一刀切”,具有积极的正面引导效用。
宁波中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正向激励+信用修复”的具体做法,可以推进自动履行、强化联合激励、深化信用修复三个环节概括。
在推进自动履行方面,法院加大诉讼保全力度、加强自动履行评估、强化当庭即时履行等12项具体机制,全方位引导督促当事人自动履行法律义务。今年1至7月,宁波法院自动履行案件5967件。
在强化联合激励方面,法院对自动履行当事人,给予降低诉讼成本、出具自动履行证明等红利,明确相关部门在招投标等事项中给予信用评定加分,倡导金融机构提供授信融资支持。今年1至7月,宁波全市法院已发放自动履行证明1649份,16家企业、47名个人从多家银行获得贷款授信1.1亿余元。
对于信用修复,宁波法院明确,申请信用修复需同时具备配合执行、财产滚动申报、遵守限制消费令、配合处置财产、已部分履行且计划明确这五大条件,且不存在妨碍、抗拒执行、恶意规避执行等情形。信用修复后,法院将通过“不对其作负面评价”的方式予以激励,并对信用修复者实行滚动式审查。在此基础上,探索对被执行人进行失信等级划分,做到精准惩戒和分级信用修复。今年1至7月,宁波法院已完成信用修复666件,修复后履行标的额2.98亿元。
专家:建议建立全国统一的执行信用评级标准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法学研究所所长陈甦认为,宁波法院这两项机制,是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积极探索,更是以诚信红利优化营商环境、激发经济活力的有益尝试,前景广阔。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法部民商经济法室主任、教授、博导王伟认为,这两项机制准确地把握了新时代发展的特点和趋势,是重要的制度创新,它极大地拓展了司法的功能,推动了信用领域的社会共治。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法治指数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田禾认为,宁波的经验从实践层面上示范了信用修复的路径和标准。“信用修复、正向激励是不是鼓励欠债不还钱,这一制度是否对积极履行债务的当事人造成不平等待遇,估计是很多人会产生的疑虑。因此,制度推行过程中,宁波如何化解这样的疑虑,经验值得总结。”
田禾表示,实行信用修复机制应注意防范执行廉政风险,防止执行人员以“信用修复”“善意文明执行”为借口消极执行、拖延执行,损害债权人合法权益。她认为,信息化的发展使防范廉政风险有了可能。
目前,存在对被执行人进行限制消费和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两项制度,在实务中存在重叠交叉,执行人员操作起来并不容易。田禾提出,信用修复进一步使制度复杂化,如何方便执行人员理解和操作需要考虑。同时,由于各地都在尝试信用修复的制度创新,信用修复的具体标准存在差异,因此,建议最高人民法院考虑在各地创新的基础上建立全国统一的执行信用评级标准。
当下,正处于建设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的关键阶段,法院对失信被执行人开展联合信用惩戒是重要板块和内容。田禾建议,法院在民事执行中采取的信用修复机制,要注意与其他行业的信用修复机制相协调,将其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大盘子,以建立有机统一的社会信用修复机制。
新京报记者 沙雪良
编辑 白爽 校对 吴兴发
来源:新京报
新京报快讯(记者 沙雪良)宁波中院推出的“正向激励+信用修复”机制,曾被作为“强化善意执行、文明执行”的典型做法,写入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近日,这一做法在浙江全省推广。本周末,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等单位主办的“司法裁判自动履
每年的3月15日,是一年一度的消费者权益保障日,而在此前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2019年消费维权年主题——信用让消费更放心,与信用算力的品牌slogan“相信信用的力量”不谋而合。信用让消费更放心,意味着当前正需要加快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通
9月26日,浚县法院执行干警接到申请人张某的来电,称在路上发现长期躲避执行的被执行人邓某,执行干警迅速出击,成功将被执行人邓某强制拘传并将其所驾驶车辆依法扣押。申请执行人张某与被执行人邓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浚县法院于2019年5月判决被告邓
为进一步创优法治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群众诉讼,服务审判执行,推进“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相山区法院2022年7月正式建成执行事务中心并启动运行。相山区法院执行事务中心通过一站式贴心服务,一体化高效运行,全面推动执行事务提档升级,高效打
1、贵池区人民法院执行悬赏公告 (2020年第二期)为有效执行生效法律文书,维护法律权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查找被执行人线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程序中财产调查若干问题的规定》,本院针对以下执行案件,公
宁波市自2002年起提出打造“信用宁波”,多年来积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基本构建了以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为支撑,以共建共享和协同监管机制为关键,以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应用为工作重点,以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为主要内容的“123
近年来,义安区把开展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作为引领乡风文明、优化乡村治理的重要举措,不断夯实基层组织基础,发挥普惠金融作用,推进全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把牢党建引领“定盘星”以党建引领为中心,融合党建和金融合力,强化信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19日讯 5月19日,济宁市任城区召开任城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新闻发布会,通报济宁市任城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关情况。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济宁任城区在全市率先成立专门的社会信用工作机构,4月30日,任城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动员
“言不信者,行不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言忠信而行正道者,必为天下人所心悦诚服。要有信用,信人也要信己。”其实,所谓的“信用”,就是指依附在人之间、单位之间和商品交易之间形成的一种相互信任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信誉构成了人之间、单位之
作为公民第二张身份证的个人信用,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获悉,为促进信用体系健康发展,广西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相关立法也提上了日程。今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信用条例(草案)》由自治区政府提请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
近日,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高质量推进信用河南建设促进新发展格局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明确了多项重点落实工作,如将诚信教育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学校、中小学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等办学主体及从业人员信用评价机制,加大对违规招
日前,记者从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工作,于2022年初上线广东省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系统,助力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广东因地制宜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
企业失信有什么影响?企业在经营过程当中,难免会因为某些原因受到行政处罚,罚款虽然已经缴纳完成了,但是这条记录会作为企业的一种失信行为,在网上进行公示,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当今买方市场的经济环境下,每一个小小的不良信息都可能会给企业经营
信用到底意味着什么?“人无信而不立”信用是长时间积累的信任和诚信度。信用是难得易失的。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一事的言行而失掉。言忠信而行正道者,必为天下人所心悦诚服。要有信用,信人也要信己。人人有信心能使自己和他人的独立自尊得以
规范建筑市场秩序、营造诚信守法的市场环境,大力推行和完善住建领域信用体系建设,有效促进锦江区住建领域持续健康发展。这不仅是建设信用体系的需要,更是成都市营商环境4.0版的重要部分。近日,记者在锦江区住建和交通局建管科了解到,连年来锦江区扎实